让学生设计校园
9月24日,成都三原外国语学校新学期研究性课题开题:2800名中学生动手设计校园新景观,校方出资1000万元将学生的创意变成现实。“这是真的吗?学校愿意拿这么多钱出来?”在同学们叽叽喳喳的议论声中,活动宣讲开始了。
尽可能异想天开不限制与谁合作
“这是真的!”24日,学校请来了在国外留学8年、专修创意设计的朱琛老师,为大家解析“最美校园”设计大赛的流程。
他用卫星云图投射了一个学校全景,告诉大家可以围绕“生态校园”、“文化校园”对校园14个内容进行设计。包括教学区、生活区、体育场、池塘、校门等硬件设施,以及学生们自己的校服、校园的标识等软件内容。
“初赛之后,专家评审过的作品,由全校同学进行投票决定去留,大家遵循三个原则就好:一是尽可能异想天开;第二当然是不能抄袭;第三还要有经济意识,要学会算账。”负责活动的王劲松老师呼吁全校同学都来参加,“此次比赛不限制你与谁合作,可以与跨年级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甚至可以通过你的人际关系联络到设计人才。”
朱琛说,最终将用哈佛大学考核学生的IQ、EQ、SQ来测试大家,即智商、情商、交流能力还有创意的方法来考核学子,所以用课题形式布置给全体同学,希望大家都参加。
参与者可获学分优秀人才奖手机
“我或许会让学地质的爸爸给我一些建议。”高一年级学生帅又溪说,她和好友讨论,确实校园一些硬件老旧了,“当然希望能在最美丽的校园里学习。”
不过,也有同学担心,“还要我们设计后开始建造,难不成等我们都毕业了才修好?”
学校这次改造确实要经过3年-5年才能完工,不过几项“奖励”让大家感觉欣喜:第一,是有效参与的学生可获得高中素质教育内容要求的学分;第二,学校给予一到三等奖500元-3000元不等的奖学金,更重要的是,设计者的名字会被雕刻在设计作品上。当学生看到报名表上写着“优秀人才奖”奖励Iphone5 一部时,集体欢呼起来。
“等我以后毕业了,我还可以带着爸妈到学校来看我设计的作品。”学生周玉倩说,她想要改变现在大家都穿着老式校服“较为死板”的样子。
三原外国语学校校长杨能生说,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就是此次活动开展的目的,希望他们能够尽可能地展示,通过这个小型的比赛打开思路、学会交流、甚至包括发挥绘画、设计特长。
学校作秀?校长:本来就要做环境升级
花费1000万元给学生做课题?面对一些师生的质疑,杨能生及评审团成员说:“学校建校12年,很多设施老化,本来这所私立学校就准备对学校硬件进行升级。”
“我们完全可以直接请一个设计师就完成全校改造,让学生搞设计就是想通过此事锻炼学生能力,同时让校园生活也能因为大家齐心协力为了完成同一件事情而更有意义。”杨能生说。
两年前,学校就曾为了给国际部的学生举办一场“社交酒会”出资60万元在成都顶级酒店设宴。但上次出资如此之多仍留有遗憾,没有留下实际的纪念,何不让这次学生的成绩通过他们的设计、校园的一草一木体现出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