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设计搅动京城
黄金周期间,全城皆设计,《广厦时代》走遍京城探访北京国际设计周,与您一道品鉴创新设计以及创意生活的诸多瞬间“十一”假期,没离开北京的人们感受到了一次“全城皆设计”的热潮,第三届北京国际设计周在北京城多个地方同时开展,包括北京设计论坛、设计之旅、国际信息设计展等7个主体部分,各种活动和设计交流展在大栅栏、中华世纪坛、751时尚设计广场等地同时展开,引得人们趋之若鹜。而在众多参展项目中,总有一些给观者留下深刻印象,令人意犹未尽。本期《广厦时代》总结出设计周之“最”,带您领略设计给生活带来的灵感。
【最细腻】
用时间丈量创意
生活中处处有“设计”
“一天24小时中,你时时刻刻都躲不过设计”。如果不是一位意大利人的“设计时光”将一天的生活分解,你可能真的没有注意到,在每时每刻的生活中,设计无处不在。
在751时尚设计广场的国际设计品交易会现场,一个圆形高大的罐体空间被规划成会场兼展览场,那里有一组非常吸引人的“情景空间”,“设计时光”主题展览以时间为分割点,将一天分成起床、工作、下午茶、厨房、睡觉等几部分,借此表现生活中处处有设计的理念,并且倡导在生活的细节中可以充斥着有趣又实用的设计作品,让生活更加温馨和便捷。在每个时间段的设计品展出中,都会有那么一两个点睛之作吸引着大家的眼球,让人们觉得设计品不仅仅能够用来欣赏,还能够给生活添彩,同时也期待着随之而来的更好的生活模式。
圆形大罐整个规划由意大利设计师伊珂·米格廖锐亲自参与。他所设计的展览区域由几个同心圆组成的,“中央广场”是同心圆的最中心,交易会活动和论坛在这里举办;“中央广场”周围是以“设计时光”为主题的展览,以一天不同的时间点为主线,讲述意大利设计的故事;同心圆的最外部则是意大利设计品牌和企业带来的展示。文/宋然
【最浪漫】
马桶和浴缸“结婚”
卫浴产品成双成对
六个红帐新房中,马桶跟浴缸、龙头跟面盆、浴缸跟花洒分别凑对,装扮成新人,并举行婚礼揭下盖头这是设计师兼艺术家王开方别出心裁的想法。在设计周中,王开方以中宇建材集团新推出的卫浴产品为素材,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出其不意的展览场景。
展览名叫“XTIME的婚礼”,以爱情、婚礼为主题,搭建成婚礼的殿堂,“卫浴新人们”在灯光下逐一亮相。在王开方为6款产品设计的6个新房中,每个新房内所展出的产品皆有不同的设计之感,诸如造型别致的“比萨斜塔”、线条曼妙的“贵夫人”等。据介绍,卫浴产品被命名为XTIME,意喻一种超时空的享受,因此,此次装置作品也旨在向人们展开一次别开生面的超时空爱情之旅。王开方称,这些产品的设计感很强,造型优美,成套产品组合起来相得益彰,这让他联想到了以爱情为主题。
文/宋然
【最创想】
一立方空间展现大千世界
一个立体空间能用来做什么?对于生活来讲,一平方米可能摆不下一个餐桌,可是对于设计师来讲,一平方米足够发挥其想象力。由《缤纷space》策划的“一间宅·接龙”就是让设计师们在1.82米的立方空间内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制造无限的可能。
设计周“一间宅”现场,由30多位设计师各自分别完成的30多个立方盒子中,呈现了各种各样状态,而设计师们借此表达着他们对当下设计的看法和对生活的思考。
宅中的故事出人意料
由无数只红色大手构建出类似新婚洞房般香艳的空间,名叫“抱抱”,引得无数参观者置身其中并油然感到欣喜,设计师王开方说,他为狭小空间注入生动和感染力,让人们领略到创意设计对情绪的带动和刺激。
建筑师赵虹把上万个乒乓球置入巨大的时间漏斗中,意在让人们感怀岁月的不经意流失:时间可以穿越建筑,建筑亦可穿越时间,透明的时间漏斗表现了人类建造的智慧,更表现了凝固的建筑与流动的时空之间微妙的关系。
展现对现实的批判和期待
踏上小台阶,一米多高处出现碧波荡漾的水面,并有金鱼顽石装点,给大胆登高的观者带来惊喜,建筑师鲁杨和胡凯新说,这是一种对建筑与空间情趣的尝试。
名为“巢”的作品中,交错的枝杈形成宅与外界最初的气候边界,软硬不同的枝条让人尝试不同的姿态享受“巢”的安定状态,建筑师曹晓昕说,他想让人们通过肢体的尝试来分辨这些视觉上完全一致但软硬不同的物质,让视觉上看似无法穿越的路径借助肢体的运动得以实现,把这件作品看作“巢”的同时,更可以把他看作是对当代住宅固定模式、固定边界、固定功能的批判。
塑料板凳、绿棉被何以与欧式古典家具同处一室?简陋的现实以及残酷的基本生活状态并不妨碍对所谓美好居住环境的向往,设计师秦岳明说,他搭建的是一个梦境,或中或西、或实或虚、或苍白或艳丽,真实与虚幻哪个更好还要人们来思考。
严格的限定激发创造力
作为每间宅的主人,设计师们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或日常、或未来的各种微妙关系。有限的空间既可以是生活的场所,也是思想精神的载体。对此,策展人钟素华及饶江宏表示,每间宅都是一个设计的世界,一个思想的容库,它代表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对中国城市未来的思考,也有对理想生活方式的总结与展望。一位观展者表示, “一间宅·接龙”看得很过瘾,感觉设计不再是孤立的行为,其中表达的观念的确在一种轻松的状态中输入到了更多人的心中。
【最亲民】
打造大栅栏新街景
让设计进入寻常百姓家
大栅栏作为最有老北京特色的街道之一,吸引了世界各地设计师的眼球,他们都希望能够在这里找到设计的灵感。本次北京国际设计周请来了包括来自巴西的国宝级设计师坎波那兄弟等十几位大师,让大师们的作品深入寻常百姓家,也深入这个具有古老文化的街道,打造设计周最亲民的展出。
采访中了解到,坎波那兄弟此次作品意喻环保和生机。他们擅长利用废旧的材料做出新颖的设计,并希望他们的设计能为生活增光添彩。坎波那兄弟表示,北京城到处都是灰色的,他们希望能够架起一个绿色的平台,让大家觉得新奇的同时,也为城市增添一抹亮色,让灰色的城市更显生机。展出过程中,笔者见到市民对这个奇怪的造型非常感兴趣,三五成群在议论。文/宋然
【最前沿】
智能化解决
大城市中的人居矛盾
现如今城市中的人居矛盾越来越凸显,尤其在北京这个特大城市,这样的矛盾就更加突出。如果能运用高科技手段,将城市矛盾立体简洁地呈现在城市规划者面前,那么问题应该会更好解决一些。
智慧城市是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又一作品,这个展出旨在通过各种高科技的手段呈现出大城市独有的问题。该展览已展出纽约、伦敦等国际大都市在人居生活中凸显出来的问题,诸如通过数字信号分析地铁一天流向及流量的分布,认清轨道交通布局的合理及不合理之处,有利于城市规划的进一步发展。该展览负责人陈韬婧指出,展览的核心在于智慧北京,通过吸引国外已成形的高技术,来指导北京城市规划。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