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面设计社区's Archiver

admin 发表于 2013-1-21 16:01

年画及其艺术特色

一、晨立宣扬年画及其艺术特色

  年画是中国古代由来已久的一种民间艺术,集合着千年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民俗情感和民族审美理念于一身。天津年画也以其深刻的

寓意、趣味性和美观性为大家所熟知。天津民间木版年画产生于元末明初,发展于明永乐年间,天津青年画从清代雍正、乾隆到光绪初期最

为风行,画样有几千种。到了清代中期进入全盛时期。天津年画的艺术特点是多方面的,其中较为突出的则是以其细腻的笔法、秀丽的人物

造型、明艳的色彩、丰富多姿的形式内容而著名。天津年画有精描细绘的和粗犷的,艺术风格迥然不同,各具独特的艺术价值。康乾时期,

风格严谨,背景简洁,注重人物神情的刻画。嘉庆道光年间,风格渐趋活泼,画面热闹,色彩丰富,背景也各式各样。[1]

  二、现代平面设计对于年画创作中传统元素的借鉴需求

  1.设计的目的决定了需求

  现代平面设计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商业,设计和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从商业的层面上来说,设计要创作价值,这也是设计的最

主要的目的。现代的平面设计目前已向多样性与功利实用性发展,而且现代的平面设计作为装饰内容的只是很少一部份,多是广告宣传及形

象宣传表达的需要。为了满足不同商业客户的要求,现代平面设计表现的形式也非常丰富。借助于电脑和相关的机器设备,流水线式的平面

出图,让平面设计不再具有唯一性。因此艺术性和创造性都在不断地减弱。现代平面设计的创造性决定了他的生命力,而这种创造性的价值

,一方面体现在与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对比上;一方面体现在与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融合上。年画在创作理念上融合了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

,在表现方式上运用了独特的传统元素,创作理念上体现了各个时期的民间需求。因此,要实现现代平面设计文化性和商业性融合这一目的

。就应该借鉴年画创作中对于传统元素的运用。这也是整合现代平面设计和传统民间年画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2.追求的意境决定了需求

  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在表达方式上,有别于西方强调形象性、生动性和审美趣味。多不重“写实”重“传神”,在意境上追求“大巧著拙

”的朦胧美。它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它是绘形的,又是入神的;它是确定的,又是未定的。作品的意趣具有民族性、多义性和模糊性的

审美效果。年画以其简单直接的方式,借助于固有的民间传统文化,表达着一种深刻的寓意,传达一种深层的意境。年画中无论是图案形象

的选择还是色彩的运用,都是中华民族在各个不同时期社会生活的诠释。各个时期的年画作品,都如实反映出了人们在不同时期的审美情趣

的变化,和追求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创作理念。“借物传情”,“寓意于物”是年画中追求意境的表现。而许多既具有鲜明民族特色,

又具有文化内涵的现代设计作品,都从传统年画中获得了灵感。都是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延其“意”传其“神”。因此说,现

代平面设计对于意境的追求,决定了我们必须传承传统年画中的各种有特质的 元素。现代平面设计的目的性和对于意境的追求这一特性决

定了,借鉴年画创作中的传统元素是积极的和可取的。

  三、年画和现代设计如何才能整合

  年画历经几百年流传,形成了中国民间美术中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它的寓意、结构造型、色彩和样式等各元素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沉

淀之后,已经成为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灵感源泉和宝贵财富。天津年画无论在创作理念,创作方式还是审美价值上都是值得现

代设计借鉴的。如何完美整合天津年画和现代平面设计是当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创作理念的整合。

  在创作理念上,现代平面设计融商业、文化于一体,所谓的商业性即市场价值,文化性即作品取材、文化理念等深层创作内涵的体现。

基于这一特性,现代平面设计在创作理念上对年画题材的借鉴是很多的。主要体现在题材的选取和素材运用上,年画主要以寓意写实的手法

表现那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如民间民俗、风土人情、神话传奇、历史故事、山水花鸟等等作为创作题材,一般都以健康、吉祥、

歌颂升平为主题,表现出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愿望和情感寄托。取材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年画的创作在整体风格上洋溢一种欢乐、祥和、让人愉

悦的气氛。现代平面设计越来越讲究视觉效果和宣传效果,即美观性和实用性。,它既要求能按照人精神上的内在的需求创作出来,又要求

符合某一功利的目的而被使用。既具有一定的美感,又传达一种美好的祝福。为满足观赏和传递祝愿的双重需求,现代平面设计在创作理念

上,对传统年画做了很多必要的整合。利用新形式,注入传统内容。当然,因为现代设计的发展,年画也跟着出现了新面貌。创作理念也在

不断提升。

  其次,创作艺术特色的整合。

  年画的构图方式不但多,而且丰富。画面比较饱满,画面内容顶上立下,左右充满,是传统年画构图的一个典型特征。整体构图上给人

一种豪放、大气的感觉。画面效果更是追求装饰性,画面分割比例协调,节奏感、韵律感穿插其中。年画构图的这些特征,因为接近人们的

生活习惯和审美自然,所以容易给人传递一种审美上的直接和亲切的感觉。最易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和喜爱。因而也是最为成功和广泛流传的

构图方式。当然,相对于传统年画而言,现代设计在构图上更为丰富和大胆。在现代平面设计的构图中,经常被用到的“留白”也是对传统

年画构图的一个突破。[2]在现代平面设计的构图上,经常可以看到以年画中“饱满”的构图方式呈现的作品。我们也可以发现很多年画构

图的“影子”。传统年画在构图上,给了现代平面设计一定的参考价值。

  图案是年画中最具艺术特色的部分。也是年画中最主要的组成元素,天津年画主要以图案来传情达意,年画的图案造型更是反复概括提

炼,夸张传神。天津年画图案的选择和本地的历史、人文分不开。图案内容各种各样,丰富多彩,借用了很多民间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吉祥

云,代表了幸福;如牡丹花,代表了富贵;如怀抱鲤鱼,手拿莲花的童子,寓意年年有余;再如松和鹤,代表松鹤延年,寓意长寿。而这样

的以吉祥、富贵为主要寓意的图案,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也经常被用到。设计师借用图案,传达一种美好的愿望,体现了质朴的审美价值观。

现代平面设计在图案 的选择和运用上,很好地融合了年画的特征。

  现代平面设计在用色上和传统年画之间具有很强的传承性。年画的用色,整体上以纯、亮的色彩为主调。装饰性极强,具有朴实、稚拙

、简练、丰富的民间美术特色。年画的用色,喜庆、吉祥、纯洁等等,寓意深刻、为大家所喜爱。而我们现代设计的用色,在一定程度上,

承袭了传统年画的这一特点。在广告设计和各类平面设计中,许多设计师喜欢用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化色彩,大红、大绿、大片白

底的高纯度的大色块的运用,既有很强的视觉传达效果,又呈现强烈的象征性。体现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韵味。很好地整合了年画用色这

一艺术特性。天津年画在艺术创作上,从构图的编排、图案的寓意、色彩选择等方面,给现代平面设计提供了很多的具有参考价值的元素,

现代平面设计传承和发展了年画的创作艺术特色。现代平面设计和年画在创作艺术上实现了一定的融合。

  最后,审美价值的整合。

  现代平面设计和年画在形式和内容上的整合,其实就是现代平面设计对年画进行艺术整合。这种整合归根结底是审美艺术的整合。如饱

满对称的构图顺应了追求圆满吉利的审美心理需求。大红的颜色顺应了追求吉祥热闹的审美需求。现代平面设计融商业和艺术审美于一体,

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年画具有很强的传统审美价值,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渗透性,整合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欲求,同时也使审美特性发生了改

变,整合以后的艺术作品具有不同于年画和现代设计的双重审美价值。因此,整合现代设计和传统年画,是必然也是必须的。

  四、现代平面设计和年画整合的意义

  设计是一种文化,文化就必然具有传承性。现代平面设计是一种开放性的文化,它具有比传统设计更大的融合性,设计整合应是实现设

计融合的关键,因而是一种趋势,是一种来自两者之间内在的相似和外在的相异的共同要求。[3]整合天津年画设计和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各

种艺术元素,是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的必然之路。同时,年画和现代平面设计的整合,不能对传统不加扬弃的描摹,这必将导致民族艺术发展

的停滞。也不能因为整合而使现代平面设计失去自我。因此,如何认识传统民间年画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的关系,对传统民间年画,吸取精

华,取其之长,补其之短。使其和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

  纵观整个设计历史,现代平面设计和天津年画的整合意义深远:

  1.年画和现代设计的整合,能给现代平面设计注入新鲜的血液,形成新的存在方式和形式。这种新的形式不是一种取代,而是已有的

形式和新形式的结合。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特质。

  2.年画和现代设计的整合,让传统文化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得到更新和拓展,对于发展传统民间美术,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有利于传

统民间年画的发展,而且有助于设计理念的延伸。

  3.年画和现代平面设计的整合,对于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意义重大。在艺术和设计领域,由于国外各种新思潮的涌入和渗透,

动摇着我们固有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使我们的作品越来越远离民族个性和丧失自身的话语权;年画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充分运用

年画的传统民间特质,成就现代设计的中国特色,才能让我们的现代设计之路沿着有中国特色的方向,越走越远。

  4.年画和现代设计的整合研究,更可以借助中国传统年画艺术本身所特有的独特性和广泛影响力,促进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5.年画和现代平面设计的整合永远是一个过程,是整个现代设计的一部分,现代设计永远在不断发展,因此,年画和现代平面设计的

融合方式和形式也将随着时代、时间和现代设计的发展而呈现出新的内容。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