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刮起“套娃”风
业内流传一个说法:大众只有一款车它叫高尔夫,拉长就是帕萨特,改名就叫迈腾,减掉后门就是CC,再拉长就叫辉腾,拍成方的就是途安,加二个后座就是夏朗,加高底盘就是途观,再撑大点就是途锐,拍扁就是尚酷,加个屁股就是速腾,缩短点是POLO,揉圆拍扁就是甲壳虫。虽有夸张之嫌,但不仅仅是大众,眼下汽车品牌俄罗斯“套娃”式的设计,已经成为平台化之后,越来越多主流品牌的选择。大众带头众人跟进
就最早进入中国汽车市场的大众可以说是很多后来者的学习对象,不管是技术引进、营销手段和设计风潮皆能开创先河。比如率先玩车型“多代同堂、并行销售”;比如把车身轴距加长,推出“长轴距版”;如今风靡车界的“套娃”式设计风潮,还是由大众率先玩起。
一个关于大众的经典笑话最能诠释“套娃” 的设计内涵:一位公司老总开着近100多万元的大众辉腾去加油,工作人员二话没说,抄起93号油枪就加,老板赶忙道:“我这车加97号油!”工作人员淡定地说,“我加了多少帕萨特了,93号没问题!”
虽然玩笑归玩笑,但是辉腾和帕萨特车型确实相似,其实,大众的同门兄弟奥迪,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初,这种“套娃”理念就开始显现,不看四个圈,仅凭奥迪各种车型的大嘴前脸,让人隔着200米就能认出是奥迪;再看现在的大众POLO、高尔夫、速腾、帕萨特和迈腾,基本上只分大小号,虽然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同母不同父”,但其产品的外表相似度极高,也难怪有人叫POLO 为“小号高尔夫”了呢!
贵为起亚品牌的“设计教父”彼得·希瑞尔这样的设计大师,自打入主起亚后,以往平庸的起亚顿时个性鲜明虎啸式前脸、黑色镂空铝合金轮毂。K2、福瑞迪、K5、智跑、K7像是一个模子刻出,看来希瑞尔是想把这种风格贯彻到底。
目前除了大众、奥迪与起亚,新款雷克萨斯车型的前脸也在逐步统一至“纺锤”风格,其他品牌也在跃跃欲试。好像这年头不来点“套娃”设计,似乎让人觉得你的造车理念都不先进了。
脸谱设计从未中断
让我们把目光离开中国,放得更广,会发现“套娃”式的品牌DNA在汽车发展中从未中断。宝马的双肾形进气格栅;沃尔沃尾箱肩式流线;奔驰盾牌形的中网;宾利那圆圆的四眼头灯,无论是什么车型,这些设计语言基本上都是一脉相承,从未改变。“其实,‘套娃’之所以在车市吃得开,主要是因为它可以强化车型的品牌形象 ,提升品牌认识度和竞争力,在当前车市竞争激烈并且稍显不振的情况下,车型的品牌力非常重要,好品牌的车才卖得好。”一汽大众陕西百佳4S店市场总监高原对记者说。
“‘套娃’式设计是为了让消费者更容易记住品牌特点,这在别的商品中也能找到佐证。就像隔着很远就能认识LV的箱包,一闻味道就可以识别CHANEL的香水一个道理,这或许就是品牌血统。”一位多年从事汽车市场推广工作的宋女士告诉记者:“从市场推广营销的角度来看,拥有统一家族脸谱的车更能笼络人心,让消费者对该品牌产生一定忠诚度;相反,如果汽车设计五花八门,或许会有一款经典车型流芳百世,但‘砸锅’的车型也会让设计师很受伤,所以,‘套娃’设计规避了大众审美风险,是利大于弊的举措。”
而记者发现,在承袭“套娃”设计的同时,再进行个性化“微调”,如大众新甲壳虫、宝马Z4、菲亚特500等,都能取得很好的市场反响。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随后,记者采访了多位车主及业内人士,大家对“套娃”式设计虽有非议,但表示赞同的还是居于多数。一汽大众陕西鹰之杰4S店市场总监严磊告诉记者,他接触过的客户,基本上还没有对“套娃”设计太大的排斥心理,反正好看就行。
“我认为这种家族化的东西很正常。对于消费者来说,它很好认;人家厂家自己也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你看宝马,不管啥车型,前脸多少年都差不多。”车主贺先生比较认可“套娃”设计,“好认”的特性也许代表了不少人的看法。
当然,也有部分人持不同意见,一位甲壳虫的车主冯女士就认为,如果从纯设计角度来看,“套娃”略少创新。“千篇一律多没意思,我觉得还是百花齐放更有趣,就像穿衣服大家都怕‘撞衫’,经常‘撞衫’的衣服谁都不愿意穿。”不过,从实用角度考虑,还是家族化设计更方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