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面设计社区's Archiver

admin 发表于 2013-7-12 10:03

上海世博园英国馆案例展示

英国馆由年仅36岁的建筑师托马斯·赫斯维克设计,他曾于2006年获得建筑界的“奥斯卡”—普利斯王子奖,被誉为新世纪的“莱昂纳多·达·芬奇”。这个具有艺术家气质的建筑师曾经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界惊叹的建筑符号,如曼彻斯特2002年英联邦运动会上的“‘钢穗”雕塑、位于纽约苏河区法国时尚品牌专卖店的“漂浮”楼梯,以及伦敦那座享誉全球的“可以卷起来的桥”等,而且这些作品都超出了当时人们对建筑的理解范围。

    托马斯称英国馆为“活着”的建筑,他突破人们对未来建筑的思维定式,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世界的未来。英国馆的外立面与通常的建筑截然不同,设计师在建筑表面上0盖了六万多根7.5米的透明亚克力杆,由千其特殊的柔韧性,可以随风摆动,使整个建筑仿佛与整个自然融为一体。而且,这种亚克力材料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有机玻璃,具有高透明度,透光率达92%,使其在白天可以捕捉到阳光照亮室内,而晚上又可以释放出一缕缕光线。当然,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不只在于新型材料的运用。当人们走进英国馆,会发现在每个亚克力杆的顶端都被嵌人了一粒种子.这表达了托马斯另一个重要的理念:种子是生命的象征,也是生命的源头。正是这样一种象征生命的元素,才让建筑名副其实的“活着”。

    托马斯在喧闹欢腾的世博园内背造出一个安静的角落.让人们有机会细细地品味、静静地思考,用充满诗意的方式把人们带人一个陌生的未来世界,而他所设计的英国馆也荣获2010年英国的Lubetkin建筑奖。

    上海世博园馆英国馆如图所示。

[align=center][attach]4184[/attach][attach]4185[/attach][attach]4186[/attach][/align]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