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1
- 帖子
- 1522
- 积分
- 1213
- 阅读权限
- 200
- 最后登录
- 2023-9-12
|
(15)设计师的十二个基本特征
弗兰克巴伦曾提到了创造者的十二个基本特征,我认为特别适合标识设计师:1、他们是更为善于观察的;2、他们仅仅表达了部分真理;3、除了看到别人也看到的事物还看到了别人没有看到的事物4、具有独立的认识能力,并对此给与高度的评价;5、受自身才能和自身评价的激励;6、更能够很快的把握住许多思想并且对更多的思想加以对照比较,从而形成更丰富的综合;7、从体格上来看,他们具有更多的内驱力,更敏感;8、有更为复杂的生活,能看到更复杂的普遍性;9、更加能够意识到无意识的动机与幻想;10、有更强的自我,从而能使他们回归倒退也能使他们恢复正常;11、能在一定时间内使主客观的差别消失掉;12、创造者的肌体处于最大限度的客观自由状态,其创造力就是这种客观自由的功能。
(16)品牌建设好比盖大楼,地基有多深,楼才能盖多高。
(17)激活老品牌
品牌要保持领先,首先要创造新形象,有两种情况。
其一,形象更新,采用演变的方式,演变是一种迂回的方式,循序渐进的更新品牌的形象,例如:3m;壳牌石油,1897年开始采用,经历10次变化,一直保留了贝壳的方式,虽然变化甚微,但是变化了。
第二种情况是,彻底改变,走一条与过去完全不同的道路,创立全新的标识和形象系统,这一切都表现了品牌全新的决心和方向。
这两种情况都是与时俱进的做法,品牌价值因此得到了提升。
(18)标志及图形设计在色彩使用上的共同方法:
首先做一个色环,不见得画满颜色,但是要明白:红黄蓝三原色(三角形),红绿;黄紫;蓝橙(180对比),紫绿橙间色。
在做一个调子设计的时候,首先确定是要和谐还是对比。和谐色(色环里接近),比如黄和橙,蓝和绿,使用时候肯定保险。问题是和谐没意思,缺少对立导致没视觉冲击力。解决的办法是加入明度和纯度的关系,例如红、桔红、黑、白,有和谐有对比使标志产生趣味,对比是靠明度的对比。对比色的运用方式也多种多样:原色对比(红黄蓝)、间色对比(紫绿橙)、补色对比(红绿、黄紫、蓝橙)。
实际上在标志及图形设计里使用补色与原色对比最为普遍,变化比较微妙。用对比色的时候注意要加入调和,与用调和色的时候加入对比正好相反。调和的方式是:根据面积大小的不同调整色面的关系、纯度的关系,同时降低提高纯度或明度,同时加黑加白,中国绘画就是这样。同时还要注意冷暖趋向一致,例如:麦当劳标志,红偏洋红,黄偏柠檬黄,整个是偏冷的;还有中国国旗,五角星是中黄,底色红是大红,偏暖的;用中介色进行区分,黑、白、灰、金、银。
进行上述总结会得出一些颜色组合:比如红与绿加黑白,可以有一种特别简单的方式掌握色彩。但不能抄颜色,因为颜色与结构、色彩量是相关的,结构与色彩量变了颜色的效果不一样。
使颜色丰富的方式:比如在红旁边找发灰的红,在绿旁边找偏暖偏亮的绿色,颜色就会变得厚实。等于是在素描中加一个调子,多一个层次。当你使用几组颜色的时候,必须要有一组主要对比关系,比如有三组对比,红绿主要、黄紫第二层、蓝橙是第三层,这样画面中有三组对比关系,会特别强烈。由于你把它处理成不同分量,因此是和谐的。比如标志里,以蓝色为主,加入深蓝,或加入天蓝,如果要有对比,肯定是橙,思路是明确的,再做变化。
(19)标志、二级图形和三级图形为什么会产生变形?
1、概括就是变形,简洁就是变形。概括、简洁导致细小的东西被省略掉了,必然会引起变形。
2、夸张是个性的自然流露。从观看、写生、提炼的过程可以发现这点,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所以我们要挖掘个性,对有感觉的东西,进行夸张变形。
3、有观点的变形。比如毕加索的变形,是在个人结论的基础上得出的,综合非洲艺术、数学、现代性,然后形成几何化的方式。他的这种变形有观念思想在里面。
4、构图的需要。夸张变形使构图更加完整,使空间更舒服,比如莫蒂里阿尼的变形,它使图形产生更好的秩序感。
(20)设计如说话
设计的形态也即造型的形态,从语言学角度而言,造型的形态是由造型的各种语言组成的,也即形态即是形的语言集合。任何形态都是一种语言,或是由各种语言单位组成的。所谓造型语言之“语言”,是借用语言学中所谓“语言”的相关概念和定义,尤其是语言学中对语言性质及关系的分析理论,因为在造型中,诸多造型因素与整一造型的关系,犹如语言与言语的关系。
任何造型以及造型的各元素,诉诸于形象和人的视觉都具有符号性。而语言是符号,具有最基本最本质的符号特征。说话最关键的就是说对、说清、说精彩,与其相关的东西就是语态、语言、语气。罗列堆积、目标不清、就是诉求不清,墨守成规。设计如同说话,关键在于表现什么和如何表现。设计要做对、做清、做精彩,而这些则是靠内容、形式和手法来共同完成的。只有设计目标明确了,才有可操作性。就像水一样,水可方可圆,你方它方,你圆它圆,上善若水。
(21)艺术永远没办法和大众交流。
艺术是一种为了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审美形式,它是属于少数人的,永远没办法和大众交流。艺术如果被大众认可了、接受了,也就不成其为艺术了。但是标志不同,标志设计出来是为了让大众认可,从而接受、产生购买的欲望。所以标志设计要和大众交流,要以大众的美为美。
(22)标志设计中谁更重要
有些企业家认为自己的企业做好了,也有能力把标志设计好,这使设计师很愤怒,那我们的专业知识哪去了?往往企业家用钱买到的是自己的设计,自己的爱好,自己的审美趣味。可悲!所以设计师要不战而胜,不和你谈一个点的问题,我们要谈高级问题,谈哲学问题,谈设计的内涵问题。
(23)标志的四个特点:平面化、单纯化(简洁)、秩序化、平面化中的立体变化。
标志为什么要平面化、简化?这是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原因:由于受制作条件、工艺材料、认识水平的局限,原有的标志设计没办法去做任何立体化的效果,只能从平面与简化的角度入手,运用对称,均衡,和谐,节奏,重复,统一等手法在其中去挖掘精致的东西。自然而然,标志就产生了平面化、简洁化、秩序化的特点。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设计师认识水平的提高,标志渐渐的出现了平面化中的立体变化。标志不可能像雕塑一样完全立体化,它只能在平面的基础上产生立体的变化。因此,设计师运用渐变、立体效果等手法丰富标志的形式,形成了今天多样的标志风格。
(24)标志要有中国气派。
设计师要增加中国文化、中国艺术的全面修养,发扬方中寓圆、圆中带方、力度宽容的精神,发扬没有多余的地方的精神。同时要投入对民间艺术、京剧艺术、中国书法、历代中国画、中国纹样的研究,对其中优秀的部分吸收和借鉴。
(25)民族性与国际化
民族的就是国际的我认为这是神话。比如“全聚德”三个字是民族的,但是对外国人来说,不懂中文的话根本就不知道他是卖烤鸭的。现在流行的所谓国际化就是用英文字母,像联想的“Lenovo”这样也不是完全正确。图形是国际化的。在品牌方面,要想国际化,最好是图形。图形是最国际化的语言,但是图形也有民族性。大家约定俗成的有些共性的形式,这是国际的。
国际化就是通用化,是人类所共同认识的。但国际化是否存在风格呢?回答是肯定的。是否存在民族性呢?这就要从多方面考虑了。它一方面存在民族性,比如“南方电网”的标志,输电、电线的图形化表现在国际上基本一致,都是线性和矩形,这是国际化的。但标志用这几个国际化的元素组成了汉字的“电”字,这只有汉语语系的受众才能读懂、看懂,从这方面来看又是民族性的。国际化同时又不存在民族性。比如“Nike”的标志,完全没有任何民族的东西,它只是表现了一种状态,一种快速、迅捷的运动状态。这种语言是所有人都能感觉得到的,读的懂得,所以说,国际化也不存在着民族性。
在某种意义上讲,民族的就是历史的,就是国际大家庭中的一种形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