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北京吉利大学教改部召开第二批课程设计培训会议

近日,北京吉利大学教改部在图书馆六层报告厅召开第二批课程设计培训参测人员会议,三位教师进行了课程设计演示。北京吉利大学副校长蒋淮出席本次会议,教改部李延成部长主持会议。

  李延成部长首先介绍了此次交流大会的日程安排,对本学期课程设计培训和教学能力测评的相关安排做了说明,重点介绍了行动导向单元课程设计六步法供教师参考学习,以解决教师在单元设计中的诸多困惑,并提示了教师进行测评演示的注意事项,有助于教师顺利通过测评。

  北京吉利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夏冬梅老师、法政学院陈芳芳老师、物流学院韩德玥老师分别按照测评方式进行了20分钟的课程整体和单元设计演示。校级评委樊云祯、黄东兴、王晓光对测评演示进行了针对性的点评,对测评演示中的闪光点给予了肯定与鼓励,对存在的问题一一说明,并与演示教师探讨交流。

  通过演示、点评、提问、讨论等形式,使得与会教师对课程设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演示时间的把握、“说课式”整体课程设计展示、“讲课式”单元课程设计展示、讲说课的转换、单元设计突出行动导向、课程设计要素齐全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培训交流达到了预期目标。

  北京吉利大学蒋淮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表达了自己对于课程设计与项目化教学的观点。他列举了以下7种课程设计方式:深度探究法、诊断教学法、模仿训练法、问题解决法、逻辑关系法、案例分析法、项目贯穿法,并进行逐一分析。他指出,这些课程设计方式各有优、缺点,但对我校学生来说,深度探究法适用性最弱,依次增强,项目贯穿法适用性最强。

  “311就业导向教育模式”(简称“311模式”)是北京吉利大学的办学特色和教改亮点。“311模式”依据北京吉利大学办学使命和定位,根据职业岗位能力需要,以校企联合培养为依托,按照“学校质量标准、教师专业标准、学生能力标准”3个标准,通过1个“专业课程体系”和1个“素质训练体系”来实现培养学生表达交流、就业上岗、团队合作、批判思维和终身学习等5种能力的教育目标。学校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紧密依托吉利集团,加强与国内外优秀企业合作,产学深度结合,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直接对接。目前,已有100多家各行业优秀企业与学校进行产学合作,参与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

  “311模式”作为北京吉利大学李书福董事长关于中国经济战略转型与教育改革协调发展思想的践行部分,以“就业导向、能力目标、学生主体、项目训练、注重应用、素质发展”为思想精髓,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代表先进教育发展方向,必将显示强大的生命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