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3
- 帖子
- 245
- 积分
- 142
- 阅读权限
- 20
- 最后登录
- 2015-1-21
|
"快与慢——慢生活与慢设计学术研讨会"将于杭州举办
快与慢取决于我们的选择
“快与慢——慢生活与慢设计学术研讨会”系列活动关注的主题是当下最被热议的“快与慢”。自工业革命以来,效率优先成为社会普遍追求的价值目标,不仅表现在工厂和办公室,也逐渐扩散到生活的一切领域,文化、娱乐和私人空间也开始被相似的时间结构所占据,在这样的背景下,慢的价值标准被遮蔽。时间的紧缩,价值标准的单一和趋同,使得生活本身的丰富性逐渐丧失。快餐、快餐文化和快节奏生活正在统治我们的世界,尤其是在GDP快速增长的中国,“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社会心态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
与效率优先相对立的,是对慢食、慢文化和慢生活的倡导和思考,重新评估慢的价值。慢生活运动始于慢食运动——1986年,专栏作家Carlo Petrini在罗马发起了一场反对麦当劳快餐的运动,由此拉开了慢食运动的序幕,并由此扩展到各个领域,慢城市,慢生活,慢旅行,慢设计……慢生活运动不仅或不简单地意味着放慢生活节奏,而更主要的是要打破一种狭隘的时间结构,以期恢复或获得对生活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而“慢设计”也并不简单地反对“快设计”,而是设计师和消费者在“被设计”过程中的一种伦理觉醒——当混乱的交通和地铁隔离护栏使我们被迫放慢速度时,我们所要求的不是放慢速度,而是打破这些愚蠢的设计,以慢生活的名义,我们要求我们的时间不是被愚蠢地剥夺,而是节省下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在快与慢的价值判断中,并不需要简单肯定或否定某一结果,而是需要认真体会选择到底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长远影响。
讲座安排
时间: 4月17日 18:30 – 20:00 地点: 杭州 西湖区 杭州万塘路258号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1、主题:《你能为这里做什么》主讲:Maarten Verweij&Steffen Maas 地点: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六角亭
专家介绍:
Maarten Verweij(荷兰) Since 1416平面视觉设计机构设计总监任教于荷兰国立圣尤斯特艺术学院,Since 1416平面视觉设计机构设计总监。
长年致力于于研究城市文化视觉符号,全球化的视觉符号等课题,并在中央美术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等国内艺术院校进行短期教学。
2、主题:《我们50后》主讲:陈嘉映(哲学家,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地点: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六角亭
专家介绍:
著有《海德格尔哲学概论》(1995),《存在与时间读本》(1999),《泠风集》(2001),《语言哲学》(2003),《无法还原的象》(2005),《旅行人信札》(2005),《从感觉开始》(2005年),《哲学科学常识》(2007)《白鸥三十载》(2010)。主要译著有《存在与时间》(1987),《哲学研究》(2001),《哲学中的语言学》(2002),《维特根斯坦读本》(2010),《感觉与可感物》(2010),组织并参与翻译戈尔的《濒临失衡的地球》(1997),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编写的《西方大观念》(2008)等。
3、主题:《现代性伦理思考》主讲:方晓风(《装饰》杂志主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教授)地点: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玻璃房
专家介绍
曾参与中央电视台《为中国而设计——境外设计二十年》和《为中国而设计——世博建筑》两部大型纪录片的策划。2003年以杭州雷峰塔(新塔)获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建筑设计一等奖,2004年以杭州雷峰塔(新塔)获建设部部级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2007年《建筑风语》获评“中国最美的书”。
4、主题:《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在信息设计中的应用》主讲:徐迎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教授)地点: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学楼一楼 学术报告厅
专家介绍
徐迎庆,现任清华大学信息艺术设计系教授、系主任。此前,他在微软亚洲研究院任主管研究员。他在国际会议和刊物上已经发表70余篇学术论文,并获得20余项美国技术专利。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用户界面设计及其应用、计算机图形学与计算机视觉、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理论与方法、虚实结合的智能玩具与游戏设计。他是敦煌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科学院软件技术研究所以及中山大学的客座教授和研究生导师。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协会高级会员、美国计算机协会会员、以及中国美术家协会动漫艺术委员会委员。他曾服务于多个国际学术会议,目前担任SIGGRAPH ASIA 2012 的艺术展示委员会主席(Art Gallery Chair)以及CASA 2012大会联合主席 (Co-chair, Computer Animation and Social Agent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