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3
- 帖子
- 245
- 积分
- 142
- 阅读权限
- 20
- 最后登录
- 2015-1-21
|
1992年4月,一群在深圳打拼的平面设计师举办了“平面设计在中国92”展,开国内设计类专业展事之滥觞。转眼20年过去,当初那批青涩的青年已成长为国内设计界的“腕儿”,而该展也成为国内相关活动的学术标杆。
本月14日,“平面设计在中国”20年庆典活动在一舍大湾度假酒店举行。深圳、香港、台湾、澳门的设计师们济济一堂共同叙旧。在与记者交流的过程中,不少设计师表示,20年对深圳平面设计来说是一个节点,辉煌的成绩摆在那里,需要深思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1
20年,扩大了市场,拓宽了外沿
20年前评委们签名留念。
20年前的“平面设计在中国”诞生,用深圳设计“元老”陈绍华的话说,是“一次现代设计的启蒙运动”,宣告着平面设计作为一门专业的门类,从深圳发轫。而当时,社会上对“设计”的认识,还停留在“装潢美术”与“实用美术”。陈绍华为该展设计的海报正体现了当时平面设计的现状——两条交缠虬结的腿迈步开行,一条黑西裤、黑皮鞋,一条云饰裤脚、皂脚靴,半土半洋,相互掣肘……
经过20年的发展,深圳的平面设计队伍已经成为国内的领头羊,深圳平面设计师几乎获得过世界上所有顶级设计赛事和国际展览的奖项,这支队伍所承接的项目也占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无论是学术还是效益都是国内同行的楷模。
而“平面设计”本身,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如果说早年的平面设计指的是狭义的设计请帖、画册、产品包装等“小打小闹”之举,那今日的“平面设计”已极大地拓宽了它的外沿,形成了囊括广告、策划、影视、建筑、室内等领域的“大格局”。此间,深圳的平面设计师们一直走在潮头,比如韩家英、王粤飞早已开始了为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而张达利、冯志锋、朱德才等已经在空间设计方面大展拳脚。
事实上,世界平面设计业在媒介和交流方式发生巨大变革的背景下,与更多学科和思想给养产生跨界融合,在世界范围内完成了从平面设计到“新平面设计”的转型。而设计师们对自己本行的理解,也在20年间逐步深化。陈绍华告诉记者,现在的他认为,平面设计只是一个代名词,是一种思维方法,一种语言体系。“实际上就是人的一种不安分的思想,如何去突破常规的思维语言,用全新的表达方式去促进沟通的有效性,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去寻找新的表达途径,这才是平面设计的本意,而不是狭隘的风格、趋势走向等。这不仅仅是在纸面上、平面里,它可能发生在一个事物中,或者一个环境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