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18
- 帖子
- 437
- 积分
- 282
- 阅读权限
- 30
- 最后登录
- 2014-7-30
|
菲林药膜方向错误引发的印刷质量问题的技术分析
菲林药膜方向错误引发的上述印刷质量问题,暴露了从印前制作到印刷几个工序都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电子输出制作人员工作不够认真或对晒版曝光工艺不够了解,对平网的制作出片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二是拼版人员对菲林检查方式上的做法存在错误,拼版时往往是习惯于简单地凭版面的文字方向,草率确定菲林的药膜面(也就是通常说的药膜方向);三是晒版工序没有及时检查和发现菲林错误问题;四是印刷工序在调整输墨量时,在满足实地线条、文字版面着墨饱和,不脏版、不糊版的情况下,平网版面颜色仍然出现明显偏淡时,忽略了对印版质量的检查和识别,盲目印刷而造成了上述印刷质量问题的发生。
菲林的组成成分的正确认识
一般胶片菲林是由片基和感光药膜组成,其中透明的片基是用于承托感光药膜的,感光药膜是一种化学物质的乳剂涂布层,它们由一些感光的晶体微粒组成。菲林上的药膜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其微粒。菲林的成像原理是:菲林上的晶体粒子感光后会改变其结构并与其他晶体结合成块状,当投射在胶片药膜上的光越多,晶体改变并结成的块状也越多。所以,不同的光照射在菲林上就会产生不同数目以及大小、形状改变了结构的晶体,从而形成一个还未能看见的影像,而再通过显影处理就可把菲林上潜在影像转变为定型、可见的影像。生产工艺情况表明,菲林上感光多的部位影像上的药膜密度大,感光少的部位影像上的药膜密度就小,而没有感光的部位则是完全透明的。一般菲林的显影时间长,菲林的药膜相应就厚,反之,菲林的药膜就薄,这是菲林制作工艺效果的基本特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