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设计师何见平认为:视觉杭州 意属“三潭”

他拿下国际上最权威的海报展金奖

  继王澍获得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建筑奖后,中国美院再次与杭州一起分享荣光——在刚刚开幕的波兰华沙国际海报双年展(以下简称华沙海报展)上,中国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籍旅德设计师何见平摘得文化类海报金奖,成为首位问鼎该奖项的华人艺术家。

  具有46年历史的华沙海报展,是世界上最具权威的艺术海报展,安迪·沃霍尔等众多知名艺术家都曾在此荣膺过金奖。

  对于何见平这位杭州老乡,熟悉的人可能不多,其实他的履历和杭州紧紧联系在一起:在独立设计师和中国美院教授外,此前杭州购入的7010件以包豪斯为核心的系列藏品,也得益于他的牵线。

  昨天,结束了日本银座ggg画廊“蓦然回首”个展后,何见平回到杭州,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金奖作品诞生在凤凰创意园

  短寸头的何见平,有特立独行的设计师气质与品位,却并不锋芒毕露。

  如今,何见平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柏林,从柏林回杭州时,他挎了一个黄绿色相间的“Freitag"包包。这是一个瑞士设计师品牌,制作材料全部来自废弃物——包身是运输卡车上的防雨棚布,包带是汽车安全带。何见平说,这是一个设计师欣赏的环保态度,对他而言,视觉简约也是一种环保。

  何见平并不急于分享获奖喜悦。他不确定普通人是否理解这个奖的分量。

  华沙海报展,是世界五大海报展之一,分为意识形态类,文化艺术类和商业类3个部分。要问鼎这一奖项,难度非常大。以这届为例,评委会先从全球数百位艺术家送交的7000多件作品中,选出400余件作品,然后按照ABC等级,直接悬挂在博物馆中,现场评选。

  何见平的这张金奖作品,与杭州有关。这是去年他为英国平面设计师KeithGodard的杭州个展设计的海报。KeithGodard是平面设计界里的大腕,最典型的设计风格是用剪裁的方式使得平面呈现立体效果,有点儿类似于孩子们玩的立体书。

  去年夏天,在杭州凤凰创意产业园的工作室里,何见平将KeithGodard的设计风格融入他的头像,完成这张海报,只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

  三潭印月是杭州无法替代的标志

  何见平出生在富阳,在中国美院度过了大学时代。因此,当他回到杭州,坐在最钟爱的西湖边时,这座城市的设计细节,自然而然地成为他“又爱又恨”的话题。

  西湖世遗标志,杭州地铁标志,影院里张贴的电影海报,甚至咖啡店里儿童套餐的摆放方式,都逃不过这个设计师的挑剔眼光。

  最让他想说的,是杭州城标——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绿色“杭”字。

  “为一个城市的形象做一个定位,是一个很好的理念。”但何见平觉得设计上有些遗憾,“从气质而言,这是一个有中国园林特征的标志,突出了杭州的园林。但在中国有很多这样的城市,比如苏州,也许苏州和这个标志更符合。”

  在何见平看来,杭州早已拥有了一个无法替代的城市Logo——三潭印月。“一个城市寻找一个标志,就是希望通过视觉表达一座城市的特殊之处,它必须浓缩、简约,而不是面面俱到。杭州最特别的地方,是西湖。西湖是杭州的心脏,而且是一颗区别于其他城市,最为与众不同的心脏。三潭印月又出现在西湖之中,它是老杭州人心中最为深刻的印象。”

  在何见平看来,目前杭州的一些公共设计,没能体现出杭州的最高设计水准。“不少标识设计,甚至落后于公众审美。其实杭州不乏优秀的平面设计师,但不少年轻设计师回避选拔,逐渐沦为小众,这很悲哀。”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