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失明”75分钟后 你开始痛恨这世上的大部分设计

伸手不见五指,不是一个夸张的形容词,而是确确实是存在的物理空间。位于香港美孚的“黑暗中对话”体验馆就是一个让人暂时“失明”的黑暗世界。就在几天前,这里与香港设计中心合作,成为香港设计智识周的工作坊场馆之一这也是全港首个融合设计思维与视障体验的工作坊“暗中对话与设计”。而在红磡附近的HotelIcon,一个听障体验的设计工作坊亦在同时进行中。“参加者可以第一身角度体验视障和听障人士的日常生活模式,以及面对的困难,探讨现代设计如何为他们建立更理想的无障碍生活环境。而这正是全球设计的大趋势。”香港设计中心项目总监陶威廉在谈及举办此次工作坊目的时如是说。

  1

  没有一丝光,在75分钟内模拟视障人士逛“街区”

  6月25日,美孚一个家居中心的二楼,借用钥匙使用公共洗手间,却发现钥匙上挂了一颗硕大的铃铛,当啷啷的,很远就能听到。“黑暗中对话”的体验就从这不是体验的体验开始。

  没收所有的光源,手机、手表、眼镜彻底沦为摆设。这有什么呢?我们这种夜店动物经常在午夜出没的!黑暗自然不是问题!但这种狂妄与自大很快被工作人员的一句话灭顶。“我们要在完全黑暗的空间中呆75分钟!”“75分钟吗?难道不应该是15分钟吗?”各种牢骚各种抓狂各种恐惧开始蔓延在一个明亮的空间里,一种无法预估的不安全感开始侵袭。在这个时候,一支白杖(盲公竹)递到了大家手里。

  无任何光源的黑暗。伸手不见五指。原来这世界真的可以如此黑暗。别说在城市中的亮化工程已经让纯粹的暗黑世界绝缘于都市人,就连在山区也会有星星点点的会发光的动物会带来光亮,即便是阴森恐怖的坟场,还会有鬼火呢……但这里,果真什么都没有。除了黑,就是未知的恐惧。

  大家排着队,跟着盲人导游员,挥舞着白杖,乒乒乓乓地进入了黑暗世界。离开“商场”的后门,进入一个“公园”。原来,草地的柔软在视障人士感觉来是那么的坑洼不平。原来,肆意伸展在路旁的树枝与树叶分分钟就会戳到你的手臂与脑袋。原来,突然垂直的坡度设计真的会让人跌个踉跄。原来,要在嘈杂的汽车鸣笛声、商户叫卖声、说话声中分辨什么是人行道、什么是车行道是这么困难。原来,道路交叉处嘟嘟的盲音设计真的可以让过街变得底气十足,不会慌乱惊恐。原来,1元、2元、5元(港币)不同的形状与厚度让分辨变得很是简单……

  这不过是个模拟黑暗中生活的体验馆,虽然对于普通人而言,75分钟已经算是漫长,大家走出黑暗之后,可以如获至宝地重获光明,但对于很多人来说,他的一生就是一个黑暗体验馆。

  2

  只需要4个步骤的榨汁,却把视障人士送入炼狱模式

  工作坊并不只是单纯的黑暗体验,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教授R ogerBall特意安排了体验视障人士榨汁、磨咖啡的环节,亲身经历他们所面对的挑战,了解他们的生活模式。

  将胡萝卜塞到榨汁机的入口,在出口处放好一个纸杯,扭转电源开关,将胡萝卜压入机器内。看起来简单的4步,对视障人而言太艰难。摸索着榨汁机的入口,放入,却发现胡萝卜太大,需要改刀。出水口设计得太隐蔽,很难摸到放杯子的准确位置。360度的开关旋钮虽然明明白白地映着on、off和其他各档,但失明人根本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扭。什么时候汁已榨满,什么时候水果渣会满,清洗时如何避免被刀片划伤……对视障人士而言,每一步都充满着不安全与不便利。当你经历了这些炼狱般的折磨后,你一定会开始痛骂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设计师。

  但在工作坊视障导师朱闵看来,这个榨汁机已经算是简单的设计了,因为它只有一个榨汁功能。“现在很多产品追求功能复杂,比如榨汁机追求可以榨汁、搅拌、研磨,微波炉更夸张,面板上满满是各种功能的按键,想要买个直接扭个时间盘的最简单的款都很难。”朱闵说,“很多产品光是说明书就是厚厚一叠,似乎每个用户都是专业人士。但这给我们使用上带来诸多不便。”在他看来,能在设计之初就照顾到视障人士需求的产品并不多,而IP H O N E就是其中之一“按H O M E键三次,IPH O N E就会告诉你,现在屏幕上的状态与内容。”

  此次工作坊的指导老师R ogerBall关注无障碍设计领域已经有20多年。在他看来,这种简洁设计正成大趋势。“工程师喜欢给消费者讲故事,将这个产品故事讲得丰富妙曼,有很多功能,但对普通人来讲,需要的却是简易。商家与设计师如果一味地考虑复杂,对消费者而言就是折磨。IPH O N E的成功就是简易使用的成功。功能越简单、使用越简易才是设计的商机。”

  3

  创造模拟环境体验不便人士的生活,才会有成功的设计

  除了“暗中对话与设计”外,还有一个“无声中设计”工作坊。在工作坊里,参加者使用隔音耳塞模仿失聪状态,了解听障人士在日常情况下的挑战,如何在不发一言的情况下沟通。

  之所以开全港之先河,举办这两个针对残障人士工作坊,香港设计中心项目总监陶威廉表示,这是全球设计的大方向。设计师们有很大责任关注不方便人士的需要。“我们两年前就曾经请过一个日本教授过来,专门讲针对色盲者的设计。比如电梯的红绿指示灯该怎么设计。这对设计师而言只需要一点点的修改,就可以照顾到这一庞大数量的群体的需求。这是一种观念与意识。”陶威廉说,“不是短时间可以改进的,而是整个城市的架构、建筑、设备都需要全面化的配合。而香港人的生活节奏太快,只看到眼前,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工作坊把更前沿一些的潮流趋势植入到设计人的观念中。而这些可能会产生很多新的行业、产品与商机。”

  R oger Ball看来,诸如“黑暗中对话”这种机构无疑是设计师抵达视障人士生活的捷径。但如果没有这样的资源该怎么办?“创造一个模仿的环境,例如,可以戴上手套模仿手部不灵活的感觉,背上沙包感受腰部受重的体验,要创造接近消费者生活环境的体验,才能有适合的设计。”

  R oger Ball说,残障人士的需求其实是给设计师一个警醒。作为设计师,不能只想着作品是在天气晴朗一切完美的情况下使用,它要考虑到雨天、人疲劳等糟糕时刻的产品使用。“若我要设计一款手机,我可能会考虑,倾盆大雨,自己正在开车,孩子与妻子在后座吵架。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手机更方便地运作才是关键。”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