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我国古代对色彩的理解

“正色观”与“玄色观”
    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色彩被统治阶级运用于礼教,用以显示社会地位和等级。在周代.当时的服饰、旗帆等均以色彩为饰。先秦之前,占人已形成赤、黄、青、白、黑的五色体系。瓦色现念与“五行”中金、木、水、火、土有明显的关系:
    东方为青色,属水,主春;
    南方为赤色,属火,主夏;
    西方为自色,属金。主秋;
    北方为黑色,属水.主冬;
    中央为黄色,属土,主四方、
    历代帝E选川色彩是为了表达一定的观念_奈始皇统一天下,取水德“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至汉代,以火德尚赤。可见五色体系一直是华夏色彩美学观的基础。
      1.孺家的“正色观’
    濡家的色彩观念始以“礼”的规范出发,终为实现“仁”的日的。捅家把五色定为“正色”。孔子钟有“恶紫之夺朱”的议沦性批评。是说夺正不“仁”。他甚至对黑自色有,白当正白.黑当正黑”的说法,是扶正为仁思想的几体反映.强调社会伦理道德控制下的感觉活动.以擂家强调“仁”、“德“、“善”的审美观念来影响和制约感觉儒家认为五色谓之“正色”,其余色彩竹为“下色..。五色”观念的固化,使色彩成1非感觉领悟的观念专用色.。“濡家有关丰L乐的社会性主张,使丰富的色彩更广泛应用于社会习俗,增进了人的色彩语言的交流和表现力。”
      2.道家的“玄色观”
    老子曾说:一五色令人目言:”其色彩主张为“尤色而五色成焉一反映了道家淡泊无为的思想。”道法自然”是道家的色彩美学观.道家以阴阳这种自然中的现象解释万物.道家源于“玄”色崇拜,玄色即为墨色:黑与白作为衬i对的极色可以产生最清晰的视觉效梁同时.水墨具有无限的明暗层次感,中国文人画以“水果最为上”,水墨画给人感受最质朴自然,也最平淡天真。道家的无色观实质上是神秘、虚空的深层心理反映,是“自然无为”的思想的外化,具有独到的审美境界,道家以“得意忘象”的玄妙化境启示人们对感性世界的超越。

更多设计知识,请资讯晨立宣扬设计知识       http://www.bj-cl.com/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