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1
- 帖子
- 1522
- 积分
- 1213
- 阅读权限
- 200
- 最后登录
- 2023-9-12
|
“积页成册”你了解吗?
我国传统古代的装帧形式有其独特的风格,其形式与编排保特整体统一的、又终变化的特点。尽管现在编排方式已经山横式替代竖式的习惯,改变了正文的字序和行序的排列方式,但在一些书籍画册编排中或广告设计编排中,仍可根据特定的版式和创意表现的需要.对传统装帧形式和编排形式加以利用和发挥。
从传统的册页到后来的线装书,是通过印刷媒介而完成的装帧艺术。书册是由许多印有图文的纸页装订而成的。找国l0世纪前半期称之为“册叶制”,一张没有装订的印贞叫“叶”,一般写作“页”装订起来的整体叫“册”,即积叶成册。
册页的侮页恰好相当于雕版印刷的一版.山印版所占的版面面积,即版面的四周的版框构成版面与天头、地脚的空问关系。传统版框的线叫“边栏”。边栏有单线与双线两种,单线叫“单栏”.双线叫“双栏”。双栏的线一般是内细外粗。版面中用直线分成行距叫“界行”。此外,在版框左栏外上端有时有一小方格.叫“耳子”,也叫“书耳”,内刻简单的篇名。相当于现在书籍的边题。
册页的前后页之问的折缝叫“中缝”。为使折叠整齐,折缝上下端有时印有黑线.俗称“黑口”。如果黑线占满了或几乎占满这段中缝就叫“大黑口”,否则就叫“小黑口“,在L的叫“卜黑口”,在下的叫“下黑口”.倘若中缝根本没有黑线,就叫“白口”。
册页的版心上端的白边叫“天头”或“书眉”,通常为读者作批注(眉批)之用。我国传统的版面天头一般比西方版面天头要宽些,版框偏下,保留天头宽于地脚的习惯。
传统的册页装帧是把长卷反复登成一个长方形的折子,在前后加上两张硬纸板浓上绢、布或有颜色的纸,作为书皮。
作为积页成册的书籍装帧,其册页的装订有两种不同的方法:
蝴娜装,是册叶制度最早的一种装帧形式,是山旋风装变化而来的,即前后封面改用一张整纸的形式。其体做法是将页面折叠,按着中缝.字对字地向内对折起来.然后川一张榷纸,顺着折缝的边,从前面包到后面,并将梅一页的折缝逐一枯在包纸的中缝部分,再装上硬的封面而成一册。
包背装.其装帧方法是.将书页的正而正折.版心向外,在页的右边打眼用绵性的纸捻订住。左边没有切口。只是下上裁切。右边裁齐后装背.书外用书衣绕背包装。著名的《永乐大典》就是用包背装。
我国刻版书籍的装械主要以线装的形式.在积页成册装顶时.将印页以中缝折正,理齐书口.前后加封面.切齐毛边后打眼穿线即成。线装书是我国古代书挤装帧技术发展的最后阶段.后逐步为现代装订技术所替代
本文由北京vi设计公司 北京标志设计知识发表http://www.bj-cl.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