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中国国家大剧院案例展示设计

国家大剧院是位于首都北京核心位置上的币要建筑.它由未来派大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清华大学配合设计,被西方媒体称为“上个世纪全世界最后一个大型项日”。

    国家大剧院地理位置及其特殊.它的东面是人民大会堂,东北面是紫禁城.所以大剧院的高度不能超过旁边的人民大会堂,这就意味着它有三分之一不得不建在地下,从而使僻大剧院的地基达到32.5米深。大剧院的建筑风格与其周围的建筑截然不同.它的外形采用了由钦金属板和玻璃制成的银自色椭圆形外壳.主体结构坐落在水中,四周则是大片的绿地环绕。内含一个能容纳2500人的歌剧院、容纳2000人的音乐厅,以及能容纳1 200人的.小剧院.人们可以从玻璃通道进入这些剧院。安德各在大剧院整个钢结构的顶部设计了顶环梁.从而固定和连通四周的大跨度钢骨架,将骨架受到的压力传到顶环梁上,然后再由顶环梁将巨大的压力分配到整个钢结构上。

    歌剧院是整个大剧院设计的重点,设计师要考虑到观众的视觉、听觉、感觉,以及儿何空间的设计美学等方面的功能需要。安德鲁在舞台的下方安装了20台大小不一的电机.每台电机分管不同的舞台面积。其中控制台面的电机在表演大型芭T舞剧时会顺时钊一转动,使台面产生一定的倾斜度,使台下的观众能很清楚地看到每一个舞蹈细节。与此同时,设计师还设计了一个旋转台和13个可自动升降与左右移动的升降台,这些升降台可以组合成楼梯,从而方便演员从任何角度进入舞台,也是现代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舞台升降机。除此之外,为了使演出时投射到墙壁的声音能够被全部反射回观众席,设计师对歌剧院的座椅和墙壁也进行具体的设计。剧院的座椅后靠背较大,软包内部的海绵也较薄,从而使得整个大厅的的声效达到最好。为了减少噪声的影响,安德鲁还在位于舞台下方30米的排练室地板的下面安装了100多根弹簧,从而使整个排练室变成一个巨大的减震器,进一步保证了楼上的观众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国家大剧院如图所示。
中国国家大剧院案例展示设计3.jpg
中国国家大剧院案例展示设计2.jpg

中国国家大剧院案例展示设计1.jpg

更多详细信息,请资讯北京设计公司http://www.bj-cl.com/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