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杂志的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而作为文化事业排头兵的新闻出版业的兴衰更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状况的“晴雨表”。


    一些工商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杂志出版业现状映证了这一观点.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由于科学经济发达,杂志出版业处于黄金发展时期.各种类型的杂志大量涌现.在竞争激烈的印刷传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杂志类型不仅有人文与社会,财经与工商,科学与技术,文学与艺术,家庭与生活,儿童与少年,娱乐与体育等等.更有大量边缘类型杂志和新型杂志间世。


    在内容上,一方面是继续走传统的“杂”的路线,以“拼盘”的形式为大众提供各种信息,报道社会新闻,是读者获得信息,得到消遣和帮助的重要渠道之一,有向报纸功能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是在“专业”路线上开拓(这是社会节奏加快、分工细化、信息过多的必需),其特征是或者以某一专业领域为报道介绍对象,或者以某单一读者群为服务对象,以传播文化、教育社会为本,突出专业信息、服务和助手功能。


    在出版周期方面,各种类型的杂志都以半月刊,月刊,甚至周刊,旬刊为士体,使得出版时间大大缩短,新闻时效性、信息及时性得到大大加强,从而使杂志有更多的优势与报纸竞争.


    杂志外观形象也有较大发展.大觉精美的图片与彩色图页都已得到普遍应用.在美国.各种类型的杂志几乎每页都有彩图,平均锤期85%以上为彩页.而且这种趋势还在不断发展.杂志的设计装演也更加考究.绝大多数杂志以平订(胶订)方式装订。


    杂志的国际化、区域化、多语种、多版本已成气候.同一名称下,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以不同的语种出版姐妹刊物。组成杂志产业参与竞争。


    先进的电子排版甚至电子出版系统被大量引入杂志社或编辑部,已经或正在实现印前工序的转移。


    按照国内现有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有利的国际国内大小环境,可以预期国内杂志出版业将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赶上或接近国际杂志出版业的发达水平。


    有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各种类型的杂志已达700。多种,而且自1994年伊始杂志出版业发展势头甚猛,表现在各种类型的期刊革新内容、改版,上档次;大量新创办的杂志涌现;杂志市场需求旺盛……国内杂志(包括画册、画报及其它定期出版物)数最突破万种只是时间长短和形势发展的需求而已。
    但也不可讳言,国内绝大多数不同种类的杂志由于是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产物,在新的形势下,杂志内容能否从空泛的政治性说教真正转向面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社会与大众上,都是有待探索并在实践中加以解决的现实间题。


    此外,国内杂志的企划设计、制作印刷装潇水平都较国际杂志出版业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


    在新的历史时期,积极而又清醒地看待国内杂志的优势,发展潜力与所存不足,了解和掌握杂志出版业的发展趋势并找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可以将“具有时代导向作用和知识积累与开拓功能”的杂志出版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杂志出版业的发展趋势:
    ①杂志作为商品的概念被不断强化。无论是否合理,越来越多的杂志创办的第一目的将是盈利.
    ②市场经济规律的优胜劣汰将在杂志出版业得到进一步实现,一些空洞无物,没有特点,且发行量又低的杂志将被淘汰;国际出版业采用的发行量公证制度将开始得到实行。
    ③由于竞争的激烈,想讨好所有人的杂志将会被市场淘汰。读者群将会被进一步细分,每一本杂志的读者会不断减少。杂志为适应特定的读者群将具备鲜明的风格和特色.
    ④电子排版系统大量进入编辑部,实现“写作、编辑、组版、输出”一体,推动出版印刷的印前与印刷分工。
    ⑤办刊资金来源多元化.
    ⑥迅速发展的由各家出版社创办的系列杂志,将与各行业协会、群众团体以及政府机关、科研院校所办的刊物互为鼎足。
    ⑦编辑出版印制发行三方的利益分享风险共担将更趋合理,符合市场规律。
    ⑧随着国内传播媒介实行代理制,以及设计、编排、排版、制作等印前工作分工的细化,一方面是大量电子排版系统进入杂志社、编辑部(既可以及时方便地完成自身的工作量,也可承接社会设计排版业务).另一方面是由专业从事设计、制作的设计与广告公司购置电子排版与设计制作系统来承揽各种类型杂志的设计、编排、制作业务。
    ⑨电子出版(无纸出版)技术的普及,将会大大加强出版社的地位,而使以纸张为信息载体的印刷厂地位大大下降.继之而来的大容量、高速信息通讯与电子出版技术的结合将可能彻底毁灭传统印刷厂,并导致报纸、杂志、书籍乃至电视、电影的无差别.造成一种新的传播与沟通格局.这一切将是我们目前无法预料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