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重屏会棋图》案例赏析

《重屏会棋图》是五代著名画家周文矩的一件传世名作。画家以精细的笔墨,独特的风格,真实地描绘了当时的宫廷生活,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画面。

    《重屏会棋图》高40.3厘米,横70.5厘米,绢本设色,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内容表现的是南唐中主李斑兄弟会棋的情景。据考证,画面正中长榻上,头戴高帽,挟册观棋者,即是南唐第二代皇帝中主李珠。并银侧身依坐的是其大弟晋王景遂。对奕两位是齐王景达和江王景遏。右边景达神色自若,正在用手指点催促对方出子。对坐的小弟景遏右手执子,面铭迟疑神色,是一副举棋不定的样子。大弟景遂面带微笑,亲昵地扶着景遏的肩膀,  以关注的目光看着棋盘,似乎在为小弟助威,画家以精细的笔墨细微地刻画了4兄弟下棋中  的不同情态和相互间的关系,表现得十分生动而恰如其份。

    画家把聚会下棋的4兄弟盆身于陈设简洁而精巧的环境中。室内两张床银,一具屏风,在长榻上摆设着供嬉玩的错金“投壶”和棋盒,右床上置放着以备憩息的衣荀巾筱。侍童拱手谨立,听候使唤。这样一个清雅舒逸的室内布里与融治恬静的会棋气氛,经画家精巧布设,有力地烘托了主要人物的闲情逸致。很有惫思的是在榻后竖立的屏风上又画人物和一山水屏风,画中有画。据记载,这是根据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偶眠》诗惫创作的。诗日:“放杯书案上,枕臂火炉前,老爱寻思事,情多取次眠。妻教卸乌帽,蟀与展青毡,便是屏风样,何劳画古贤。”画家体味诗愈,把前6句诗意形象地在屏风上表现出来。一老翁依床而卧,一妇傍立,3侍女捧褥铺毡,床后画山水屏风。如此的安排,既符合白诗原愈,又体现出整幅作品清幽的境界,使画面更加引人遐想,别出新愈。由于在屏风画上又画上一幅山水屏风,所以这幅作品被定名为《重屏会棋图》。这种别出心裁的构思,使画面妙趣横生,正显示出画家精密巧思和匠心独具的艺术才智。

    同时,这还是一幅难得的历史人物肖像画。据南宋王明清考定,画中头戴高帽的是李璨形象,与当时所绘的李珠肖像“面貌冠服,无豪发之少异”(《挥尘三寻》),如同对实写照。经后人考证,画中会棋4人即是南唐中主兄弟4人。因此,此图成为我们考察古代历史人物肖像画时,极为难得的珍贵资料。

    周文矩,金陵句容人,“事江南李后主为翰林待诏”(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是五代南唐时的著名人物画家,搜长“人物、屋木、山川、尤精仕女”,所画闺阁妇女,继承唐代周防传统而又有发展。周防设色“浓艳”,周文矩则施朱傅粉,镂金佩玉,只以雌饰为工。“不堕吴曹之习,而成一家之学”。在人物画的用笔上,他吸取了南唐后主李嫂的书法用笔,线条瘦硬,略带倾动,特点是刚柔相济,独具一格,被后人称之为“战笔描”。《重屏会棋图》中人物衣纹细劲曲折,略带顿挂抖动,柔中有刚,可得见画家“战笔”之风采。

    周文矩现存的作品,还有《宫女图》卷、《文苑图》卷和《琉玻堂人物图》等卷册,反映的内容都是当时的宫廷生活。由于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写,并能生动地传达出人物的言谈笑貌和内心世界,因此,这些厉史画面,也成为我们了解和剖析封建社会珍贵的形象资料。

重屏会棋图.jpg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广告创意思维要点http://www.bj-cl.com/html/20130731/2810.html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