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DESIGN设计》3月号:重新定义

回归,有时候,就是前进

         北京在二月迎来春雪,随后,是前所未有的温暖。

      世界继续急速地变化,又保持着缓慢得几乎不被人察觉的旋转。

      新的事物,丛生,像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

      我们的记者报道移动世界大会(MWC),“最轰动的新闻不是索尼发布了PSP手机,也不是HTC推出了新的平板电脑,而是诺基亚与微软在操作系统上的合作。”因为,今天的手机已经不仅仅指一部手机,自iPhone开始,手机被重新定义。 “如果以前手机用户关心的是‘我的手机是什么’,在今后将会更加关注‘我的手机里要装什么’”。

      我们的特约撰稿人关注四位哈佛设计学院的毕业生组建的Interboro的新作,如何重新定义了纽约PS1当代艺术中心的庭院建筑空间和体量。计算机辅助生成的复杂,使素材的意义被丰富,熟悉的空间产生新的氛围,吸引新的参与者,Interboro被PS1激赏——这创意吻合了PS1新年的开放计划。

      海外编辑为我们回传最新的趋势:快速成型技术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突破模型和原型样机制作的领域,逐步深入到成熟产品的生产。20位意大利的年轻设计师与OneOff合作制作了40件实用的产品,显示出传统工艺里制造与创意一体在工业化生产中再次成为轻松的可能。

      用复杂的手段支持我们本真的愿望,世界可以有多丰富,你会看到。

      那些固定的、看看上去恒久的事物,经过设计,生长,变化,重生。

      这,大约也是设计最让人骄傲的特质。

      永不满足。

      今天,生产制造已经可以以极快的速度和灵活的方式直接满足人的需求;简单的材料在计算机的帮助下也可成为有趣的素材,极少的材料就可使空间发生极大的变化;一个由手机+操作系统+在线销售网络的生态体系,每天都推出大量新的应用,使无数开发者成为它的组成部分,通过用户付费的方式,促进其良性循环,从而也不断强化、完善手机的功能。

      此时,物质不是太少而是太多。

      满足复杂而个个不同的个性容易,而在其中找到简单的共同却是不易;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目睹人类的欲望容易,找到解密的黑匣子却是不易;听到心里说“不”的声音,那也是不容易的。

      就像我们介绍了那么多新的技术,潜在的趋势,我们要满足的,不是只关注“新”本身的眼睛,是关注内心声音的那些灵魂。我们,仍然有疑惑被折磨却不甘心麻木,在相互给力被挤压的时代里,仍未放弃。

      我赞同Interboro Partners建筑思想的核心理念,追问物质本身是什么,以及如何对他物产生作用。

      我想起蔡国强先生《火药草图》的流变,被爆炸的已知时间,被破坏的线性结构,被毁灭的中心,而那些不可见的不被人相信的存在,冥冥中就被体验。
      回归,有时候,就是前进。

      并且,不是只有前行才是生命价值唯一追寻的。

      设计的“现代性”也在日渐被剥落,自然淘洗与人为限量造就的收藏价值,从一个窄小的层面推高的设计的标的,也从另一角度警示设计者应该拨开越来越复杂的工艺及流程超越对手段先进性的陶醉,抵达人类求新欲望的本心。

      蔡国强说,我想要相信。

      而日渐令我们捉摸不定的地球,生活在它上面的人,有时忘我,有时也不妨,心存敬畏。

      新一年的三月,或许,我们也可以,重新定义,我们热爱的设计,我们自己,以及,信念,理想,爱的虚无……

      不可见的世界里,虚无的力量,原来可以如此改变物质。

      重头再来,像新生力量。

来源-《DESIGN设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