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册设计理论-现代设计中的“悟性”特征
佛教禅家说:“30年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30年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初看起来,此话有点故弄玄虚,实在,决心书在表明:凡是都要靠悟性。设计中的悟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有时在设计过程中,你若若思考,拿出几十套方案,就是难以达到结果;有时在无意之中,它却猝然而至,像无边的闪电一样,溘然激发,刹那间闪现在脑海,使人顿悟,豁然爽朗。捉住悟点即是抓到设计的一种方式,就即是成功了一半。
1.以灵性点悟设计的思路
在人们大脑世界中,不仅储存着大量的知识、信箱,而且积蓄着惊人的灵性和思维智能。现代科学表明,人的大脑储存的知识量可能达到同时把握六门外语,熟记大百科全书10万条条目的内容,并相称于美国国会藏书楼1000万册藏书的50倍。可惜的是,有90%的功能未被利用。
如何把它们更充分地施展出来,这就需要焕发“灵性”,捕获“灵机”,而且经常是触景生情,表现为一种闪电般的顿悟。所谓灵性,就是人对外界事物能用超人的感悟和快速的反应,通过奇特的想象,把躲藏的看似平凡中的东西转移成非同凡响的契机。马克思曾十分精辟地揭示了人类这一特征,他说:“蜘蛛的流动与织工的流动相似,蜜蜂建筑房的本领使人间的很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观念地存在着”。人和天然之间为我的、能动的、创造结合过程本身,就是以灵性点悟设计思路的方式,而最后的结果应是价值的表现流动。
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有些灵性是人用熟悉世界的意识,大脑心智流动来掌握的,而有些灵性则是靠人的潜意识来发现的。譬如,剃须刀的发明者美国人金·吉祥,最初的剃须刀是刀架和刀片连成一体,打不开销路。一天,吉祥在梦中梦见刀片和也架分开了,一觉醒来,马上把梦中的流动记实下来,而发明了如今广泛使用的刀片与刀架分离式保险剃须刀。为了让众人接受,他一方面采用向初买者赠予刀架的销售策略,另一方面把剃须刀广泛地送给士兵做活广告,而使刀片销量骤增。此后,公司又设计开发了女性姒用剃毛刀架,造型、色彩改为适应女性心理,也便于女性使用的弧形刀架和双刃刀片,在全世界据有率很高。
一项成功的新设计是要靠施展人的“灵性”才能“悟解心开”。在悟性的潜力方面并没有本质的差异,人人都有灵性,但不是人人都能点化灵机。枢纽在于善于观察、动脑、发现才是创造奇迹的重要条件。
2.想象和联想
想象、联想是一种非常复杂、奇异的思维流动。它是超越经验实,超越自我熟悉与客观对象因果联系的,是心灵与对象某一点发生的特殊的同构对应和感应。悟性经常是在联想中激发的。在设计中,人们往往从视、听、嗅、触,运动等方面地感知外界事物而形成心理联觉,并且因为经验积累而形成相似、接近、对比三大心理联想,可以有效地开拓设计思路。善于联想的人,总能从一事物想到与之接近的很多事物,然后通过比较、选择,做出较为公道的判定(由于事物本身的特点与所创造的事物之间有相似之处,成为创造新事物的出发点),从而猁创造想象的动力。
3.创造悟性流动
创造性设计包含了正反两方面。其一知足了应当知足,然而从未得到知足的需要;其
创造悟性不在你重复了多少次前人或一般人的见识,而在于提供了多少前人或一般人所没有的熟悉,设计的创造性就在于不落俗套。
4.善于从新现象中感悟
在布满激烈竞争的商品市场,新现象层出不究。在设计中就应重视新生事物,观察其本质,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现代消费市场不断丰硕,新产品不断推出,到处能买到不溢的饭锅,油往里流的瓶子,刻有表度的量杯,不沾油电炒锅……这些小玩意产品,即体现出一种新现象的发现和创造性设计。可见,从新现象中洞察发现,不能仅局限于情感的体验和现有产品设计的经验,须上升到合乎逻辑的认知和更高阶段的详细市场发展需求,才能开发悟性,才能像清代画家张庚所言:“发现于无意”,却归因于“无机勃露”。
5.敢于“越轨”思维
“循规”思维,只能使人处于常规状态,轻易导致守旧、停滞。若想开发新产品,就必需敢于“越轨”思维。在世界上的任何发明、创造,以及理论上的重要突破。
“越轨”思维往往能在寻常现象中作出不寻常的创悟。“越轨“思维并不是否定一切,而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是探索趔,翦灭偏见的手段。从看到的事物性质联想与之对立的另一种性质,或者从事物一种属性想到与之对立的另一种属性。需要敏锐的观察能力,大胆勇敢的怀疑精神、奇异的失常的思维。
“无式有法”是构筑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一句名言,至今闪烁着趔的辉。意思是说,造园没有固定不变的条令和方式,但是应当探索和尊重的规律和方法仍旧有的。现代设计积累了不少规律性的并且行之有效的创造性手段和方法,是需要靠悟性来给予完成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收集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之用,其版权归原作者及出版社所有。如果您觉得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诉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