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公司理论-传统装饰纹样中的吉利观念与现代设计

设计公司理论-传统装饰纹样中的吉利观念与现代设计

作者:陆宇澄 

 

中国装饰艺术的寄意特征是在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中即在礼乐文化的氛围中被强化的。在装饰艺术中,不管是图案纹样或是装饰的丹青,其寄意所表达的中央主题是吉利,这是一个延绵千万年的永恒性主题。吉利本意为夸姣的预示,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周易·系辞》有吉事有祥之句,《庄子》也有虚室生白,吉利止止之说。由此可见,吉利是对未来的但愿和祝福,具有理想的色彩。吉利是中国人对万事万物希冀祝福的心理意愿和糊口追求,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装饰至善至美的本质。

 、吉利观念的发源与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始终追求吉利美满的糊口方式,古时以祭奠为吉事 祭奠之礼为吉礼,称善者贤人为吉人,帝王卜居之地为吉土,好日子为吉日吉月等。某些动物、植物以及图样被商定俗成地作为夸姣意义的象征或符号,于是这些纹样便包含了相应的吉利观念。吉利观念主要包括:纳福迎祥、驱邪避恶、多子长寿、升官发财及喜庆如意等。中国传统中的吉利之物繁多,有各种龟、鹤、鹿、象、龙、凤之类的吉利动物;有松、竹、梅、桂、石榴、合欢、茱萸之类的吉利植物;还有如意、银锭、寿石、礼器之类的器物。表现形式最多的是以图案、纹样形式泛起的吉利图案、纹样、图式,表达了人们追求的各种夸姣愿望,以至于图必有意,意必吉利。

 

  吉利的观念应该发源于原始社会时期。原始初民们对糊口和生存布满了热望,作为吉事的祭奠和卜筮流动就是这种吉利观念的详细行为。卜筮流动主要是占问凶吉的流动,卜用甲骨上常记有吉、大吉之类的卜辞或灵验记实。李砚祖先生以为:从纹的形式而言,吉利图案的发源与原古先民观物取象的观察方式以及在卜筮流动中察看纹象的熟悉有直接关系”[1]

 

  吉利符号的泛起源于吉利意识的产生。有人类的地方,就有人追求夸姣幸福,祈望吉利平安。吉利意识的产生来源于古人对糊口的不安定感。先民们对人类自身疾病、瘟疫和死亡布满疑惑和畏惧,认为是魔鬼侵入体内作怪,需要借助某一物或神匡助他们向妖魔发起进攻,驱鬼逐妖,消灾灭害,保佑平安。因此,他们举行宏大的跳舞,创造出他们以为魔鬼们害怕的形象,作为他们家庭、氏族的保护神。于是,图腾泛起了。 图腾的实体是某种动物、植物、无生物或天然现象,甚至是人为创造出来的形象,原始人最初将图腾当作祖先崇拜。再后来将图腾认作保护神。因此,图腾是宗族的祖先,同时也是保护神。继而有了自己的图腾圣地、图腾典礼、图腾物、图腾色彩、图腾音乐、符号图形等。这一点与当今现代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内容,企业精神、行为规范、企业标志、吉利物、尺度色、象征图形等在形式上是多么接近!与现代企业所追求的企业内部员工凝结力和互助精神以及追求品牌个性也是一致的。

 

  原始社会时期,彩陶中那些有意味的纹样已包含了一种广义的吉利寄意在内,原始初民在陶器等物品上刻划符号和绘制纹饰,毫不仅是为了美观,而是为了与生存相关的神圣目的,是带着对兆纹吉相的信任和希冀而精心刻画的,他们相信,由纹样装饰的器物具有神性,能给自己带来好运。彩陶纹饰中的人面鱼纹、鱼纹、蛙纹、鸟纹以及其它一些纹样,不管是出于巫术、祭奠、图腾仍是希求多子、生殖繁衍的目的,无不体现着希求吉利的意义,是初民渴求吉利观念的古老形式。

 

  在夏、商、周的青铜器装饰中,吉利主题使礼器规范下的装饰开始呈现出生避世俗的糊口形式,如欢愉生动的凤鸟纹、鱼纹等都蕴含着吉利的生命。秦汉之际宗教神学是哲学的主流,谶纬作为社会思潮成为汉代神学经学的一部门,夸大天人感应,在宗教迷信的外衣下包裹着对人的生存的更多追乞降肯定,如追求长寿、富贵,以及厚葬之风盛行,因而装饰也表现出了同样的生命和糊口的内容,一切都有寄意、都希求祥瑞,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四神纹,长宜子孙的大吉羊等。装饰纹样以吉利为主题是在汉唐兴盛起来的,汉代是吉利图案发展的集成时期,也是装饰整体上脱离夏、商、周三代天命神学的严谨规范进入世俗化的一个转变时期。此后千百年来,吉利一直成为中国装饰艺术的主题,唐代盛行的对鸟、对兽图案纹样中,便显著有喻和美、完美之意。至明清为高峰,凡事必求吉利如意,吉利几乎成为装饰的独一内容,这是淡化其宗教神秘性而将生命保障的形式世俗化、表象化的结果。

 

 、吉利观念的本质

 

  在一定意义上说,艺术的内容就是观念。图案纹样是人类形象地掌握世界的方式,而且是一种基本的纯化的方式,它以一定的形式构成而反映出一定的观念。装饰纹样的吉利主题,包含着传统文化的众多内容和人文主义精神,它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镜子,是传统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人生的各种需要和方方面面。

 

  中国传统美学夸大的是主客同一的整体意识和责备美满的美学观念,以为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和谐同一的整体,都遵循统一个本质规律,因而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始终致力于以整体为美的创作,将天、地、人、艺术、道德看作一个气愤勃勃的有机整体,以人的情感赋予物的形式,借物抒怀,以形写意形神兼备,是一种善和美的行为和意志。在传统图案的题材和构成形式上,都披露出我国人民那种善始善终的处世哲学。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不重写实传神,不重再现表现,晋升为物我统一的审美观念,是中国人文化意识和形态哲学观念的体现。它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包含科学公道部门,是古人对天然规律的总结;二是它的想象性和创造性,体现了中国人对吉利幸福的向往,也反映了装饰至善至美的本质。

 

  装饰纹样的吉利主题不仅表明了人对于未来的但愿和理想,又以寄意的方式表征着人们改变生存环境的艰苦努力和征服难题的伟大意志以及不屈的气力,它既是理想性的,又是现实性的。即使吉利主题的装饰在传统观念中仍具有神性的一面,它仍是具有其现实意义的,那火红的对联门笺、五彩丝缕、桃符艾人,其深层的装饰念头是创造一个吉利化的世界,表达一种对安定、和谐、康富糊口的企盼。

 

三、吉利观念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纹样背后的是人们迷恋其造型的枢纽。不论古人仍是现代人,对夸姣事物都一样地心存向往,因而传统纹样蕴含的吉利意味同样合用于现代设计,合用于传达现代人的设计意念。在我们的糊口中处处可以发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佳篇。例如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附图1),采用的就是源于佛教八宝之一盘长的造型,取其积厚流光,生生不息之意,迂回往复的线条象征着现代通讯网络,寄意着信息社会中联通公司的通讯事业井然有序、信息畅通,同时也象征着联通公司的事业无以穷尽、地久天长。这种吉利寄意的沿用,使我们的现代设计少了一些贸易气,更多了一些文化气味和亲和力。靳埭强设计有限公司司标设计(附图2)是中国传统吉利文化和现代审美观成功结合的又一范例,司标巧妙借用方胜图案为基本框架,方胜是中国特有的吉利文化图形,它表达了同心双合、彼此相通的夸姣意愿,结合盘长图案以传达积厚流光、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思惟,这是一种积极的对追求幸福糊口的情感寄托,因此在民间广泛应用。靳埭强先生借题施展,使自己的设计更有情感色彩,对内含的表达更具哲理性。虽源于传统方胜图案,但又不如实照搬,而是经由了形象的再创造,使司标更加适应以后的展开使用。北京2008年申办奥运的标志(附图3)没有对传统造型直接借用,而是运用了中国艺术特有的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中国结运动员两个意象,标志不仅体现了中国特有的风貌,同时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同。又如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台标(附图4),借用了原始社会彩陶上的凤鸟图形,并使用了中国图案特有的喜相逢结构形式,反映出一种厚实的文化底蕴,凤鸟两两相对旋转的翅膀极富动感,体现了现代媒体的特色。还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原企业标志(附图56)均采用了吉利纹样回纹。视觉传达艺术、环境艺术等设计领域处处可见表达吉利的元素。近些年服装业中国风的回归也反映了这种趋势,就连肯德基老爷爷也戴上了喜气洋洋的瓜皮帽,穿上了唐装向我们传递祝福。这些都反映了现代人追求夸姣糊口的愿望,此类例子不乏其人。

 

  透过传统艺术的历史延伸脉络,我们可以看出,艺术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地受到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而更新拓展,它的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之所在。中国吉利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硕、形式多样、流传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换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辉。当然,继续并不意味着拘泥,在设计中单纯地奉行拿来主义,没有推陈出新,将会导致民族传统艺术发展的停滞,终极也会使我们的设计成为大批没有时代精神的古董拷贝。完全背离传统更是不可取的,对西方现代艺术简朴的模仿和挪用将使我们的艺术丧失民族个性。当前有不少素质差劲的设计者呈给大众的不是精神食粮和美的享受,而是打着前卫的旗号从西方拾来的一些牙慧甚至视觉污染。

 

  因此,我们应该倡导民族文化和提高前辈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打造新的民族形式,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延其、从而传其,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以现代化国际化语言来表达,把吉利符号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必然会使现代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装饰之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The Concept of Being Auspicious in Traditional Veins Decoration and The Modern Design

 

Lu Yucheng ( Suzhou Vocational College Suzhou 215011 )

 

Abstract: Discussing the origin of the concept of being auspicious, this thesis aims to explore the ways in which the veins of traditional decoration demonstrate themselves in auspicious forms and to illustrate the metaphorical essence contained in the veins. To some extent, decoration is to combine goodness and beauty. So designers will make design become more social and more cultural by disseminating decoration and combining spiritual elements with the modern design.

 

Key words: Veins of decorationauspicious concept design modern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收集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之用,其版权归原作者及出版社所有。如果您觉得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诉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其内容

本页相关链接: 平面设计宣传画册设计画册设计海报设计 包装设计手提袋设计封套设计折页设计台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