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当大师就用于不要想当老板
春节前后是跳槽旺季,不少公司也在此时纷纷招兵买马。早晨创意集团创始人魏来,也在微博上广发“英雄帖”,邀请设计人才加入早晨团队。春节假期一过,果然有不少设计师来面试,甚至有设计总监级别的人带着自己五六个人的小团队,希望加入早晨大家庭。是魏来的“英雄帖”起了作用,还是“早晨模式”更具吸引力呢?近日,记者就此与魏来面对面。
想当大师就永远别想当老板
事出有因:除了招兵买马,魏来近期在微博上发布了多条自己管理设计公司的经验与体会。比如“设计经营十忌”,引发同行广泛讨论。“十忌”中的第一条就是“想当大师就永远别想当老板。”这两种角色为何不能兼顾?
魏来说理:设计大师和公司老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工作,老板要通过个人的不断积累、团队推动才能成功,大师要把精力放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对领域的贡献上。比尔·盖茨生意做得好,但他并不被称为“软件大师”,windows也不是他写的。经营一个公司,更重要的是为团队服务,老板的核心工作是发现团队中的人才、培养人才,而不是培养大师自己。如果我是老板,也是设计师,我和其他几个设计师都出了设计方案,谁能说我的方案不好啊?
而要想经营好公司,设计师必须忘掉自己的才华,退居幕后。这个角色的转变会很难过,过程也很纠结,但思想一定要尽快转变。
聚合人才需要进行利益分割
事出有因:2003年,早晨设计开始在圈中小有名气,但也遇到一个发展瓶颈,就是留不住人才。因为资金不够雄厚,公司培养出的人才很快就跳槽去更大规模的设计公司了。为了给公司寻找出路,魏来走访了全世界最著名的设计公司,他发现这些公司都在实行“合伙制”。公司所有的管理都由合伙人会议决定。会议一年两次,一次做任免,另一次是分红。公司日常管理由不同的合伙人负责。从那时开始,魏来开始意识到,创意产业的核心是“人”,聚合人才需要利益分割。
魏来说理:早晨设计从2005年开始谋划改制,2008年正式实行,2010年步入正轨。现在公司有9个合伙人,4个委员会,有的合伙人跨任两个委员会。行政管理委员会负责员工章程、行政人员的任免雇用;品牌管理委员会负责品牌的维护建设,我是这个委员会的主任;财务管理委员会负责日常收支,监督会计;客户管理委员会负责分配工作。将来我们还会成立战略发展委员会,负责公司未来的战略发展。每个委员会都有一个主任和两个副主任。这样,公司上下就变成自动的车轮,大家是利益共同体,没有什么老板。
任何员工都有机会当合伙人
事出有因:“早晨模式”可以让合伙人达到最大利益,那么,普通员工的职业规划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魏来说理:除了合伙制,早晨也借鉴了华谊兄弟的“明星制”,努力把我们的合伙人打造成设计界的明星。我会经常在微博上发合伙人的照片,如果我被认为是设计界的名人,那我希望能带动他们成为明星设计师。此外,我们还借鉴了大成律师事务所的分配原则,不同层级的合伙人可以拿到项目的30%至60%。早晨也借鉴了诺曼·福斯特创造的“有限合伙制企业”的方式,为后期便于接受投资做好准备。
其实,合伙制是全体员工的合伙制,任何一个员工都可能成为合伙人。每个员工进入早晨设计的第一天,我们就会对他未来有可能成为合伙人的道路做一个描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七级职业规划。
从实习生到设计师,再到主管助理、项目主管、项目经理,再到创意总监,最后就是合伙人了。一旦到达项目主管的位置,就可以为自己积累一个“创收分”,如一个100万的项目,项目主管可以有20%的创收分,项目经理可以积累30%,创意总监可以积累50%。当你为公司的创收达到100万时,就有资格成为合伙人了。你可以向合伙人大会申请,通过演讲并经过合伙人的选举。
注资并非扩张而是“和亲”
事出有因:今年1月,“早晨设计”完成了对地方品牌企业洛阳本色广告有限公司的战略投资,洛阳本色改名为早晨本色。在旁人看来,早晨对洛阳本色的注资像一种“扩张”,但魏来将其理解为“和亲”。
魏来说理:我认为早晨模式非常适合中国国情。要想成功,首先是设计公司的老板要调整好心态,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钱拿出来给大家;第二就是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规则。早晨从2005年开始谋划全新的模式,花了很多钱找律师给大家做培训,制定详细的设计规则。
同行业的扩张是为了占领市场,成为行业中的龙头老大,而早晨设计是希望这些公司加盟到我们的大家庭中。我们就是一种“嫁姑娘”的心态,“姑娘”就是早晨设计的品牌、管理模式和业界口碑,“儿子”就是他们在当地的市场以及公司的生产力。“和亲”之后,我们还会给“儿子”上课,教他们怎么管理,怎么培养人才,给他们早晨的理念。
设计师主观臆造会丢市场
事出有因:魏来在微博中提到,未来的设计师必须深入到制造业或商业的每个实际环节上,而那些靠主观臆造为生的设计师,今后将会逐步失去市场。对于新入行的年轻设计师,是否最好先去基层?
魏来说理:设计师必须要走到生产线上去,纸上谈兵对产品的销售不会有任何帮助。如果你没有深入到生产线中,为了多做一个造型增加了成本,这个成本最终会转嫁到客户身上,客户却不一定会买单。所以,我们会要求设计师必须走到设计终端去实地考察,这样才会了解客户的心态,做更实际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