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女》米莱特 案例分析

与马道克斯.布朗虽然没有在组织上参加拉斐尔前派,但却终身格守其创作原则不同,约翰·艾弗莱特·米莱斯(John  Everett  Millais, 1829-1896)虽然从组织上参加了拉斐尔前派,但不久就背离了其创作原则,最终成为一名古典主义学院派画家,并且担任了皇家美术学院院长。

米莱斯于.829年6月8日诞生在索乌特盖普敦,他的家从吉尔塞迁来此地,童年时代在法国布列塔尼地区的季南度过,因此算得上是半个法国人。9岁时来到伦教,进人绘画学校,11岁时进人皇家美术学院,是那里年龄最小的学生。13岁时即因所画一幅穿着古代服装的肖像素描而获奖。l5岁开始画油画,17岁时所作历史画《被俘的印第安人》在展览会展出,被评论家认为是这届美展中最优秀的作品。19岁时获皇家美术学院金质奖章,并去意大利旅行。1849年,米莱斯同亨特、罗塞蒂3人发起组织先拉斐尔兄弟会,在1849和1850年的展览会上,米莱斯签署"P"R"B符号展出的作品是《劳伦佐与伊萨贝拉》和《在双亲家中的幼年基督》,这两幅画都曾遭到非议。《劳伦佐与伊萨贝拉》取材于济慈的长诗《巴席尔的银杯》。

画中表现伊萨贝拉与情人劳伦佐在餐桌的一侧私语,而坐在餐桌对面的伊萨贝拉的哥哥则伸出一条腿来阻止2人相亲。这种粗野的举动和一条腿横亘画面中央的奇突的构图,使古典的贵族欣赏者感到十分刺目,认为有伤大雅。《在双亲家中的幼年基督》表现了一个穷木匠肮脏杂乱的作坊,还是一个娃娃的基督被钉子扎破了手指而哇哇大哭,它被著名作家狄更斯指贵为裹读神明。他追求按照历史的真实再现环境的努力,还表现在他画《奥菲莉亚》一画中,这幅取材于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的画中,画的是奥菲莉亚的尸体飘浮在水中的场面。为了做到视感的逼真,画家让为他作模特儿的罗塞蒂的妹妹躺在冰凉的河水中写生,使她大病一场。他其余的作品还有《释放令》(1853)、《放逐保皇党》、《伊朱勃拉爵上渡过浅滩》等等。这些作品差不多均取材于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因此,也有人把米莱斯称为一位出色的插图画家

    1854年,米莱斯与评论家约翰·拉斯金的前妻结婚,这一举动使拉斯金处于十分馗尬的境地;同时也使米莱斯与拉斐尔前派的关系逐渐疏远。到1857年的展览会上,米莱斯已经以一种回到古典的面貌出现在观众面前了。此后的作品如《让娜达尔》、《灰姑娘》、《最后一朵玫瑰花》、《瓦尔太·拉列的童年》、(M·奥纳德》等,都已经以十分地道的委拉斯贵支风格使英国观众赞叹不已。晚年的米莱斯,在英国公众的心目中是一位肖像画的巨匠,而不再是极端的拉斐尔前派画家了。《盲女》一画,米莱斯作于1856年,期,他以满怀同情的画笔表达出仁慈之心。

  正处于他从前拉斐尔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的时雨后草原上清新的色调是那样令人陶醉,天空中出现了美丽的虹彩,最后的一抹夕阳把远处的村落染得通红,几只鸽子自由地飞翔……大自然是多么美丽啊,盲女抬起头来,似乎蝎力想睁开眼看看,可是却办不到!那惊讶地看望这美丽景色的同伴似乎正给她讲述着这一切。她凝神细听,暂时停止了终身为伴的手风琴声。由于出色的心理描写,这幅画被公认为是米莱斯最优秀的作品。1885年,米莱斯被授予爵士封号。1896年,被推选为皇家美术学院院长。

 

更多详细信息,请资讯北京画册设计公司  北京画册设计http://www.bj-cl.com/al/hc/